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风云人物

邓海建:国产奶粉,品质与娇嗔无关

  近日,香港奶粉限购新规引起国产奶粉质量问题讨论。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国产奶粉主流品牌百分百合格,希望社会能用发展的眼光重新看待国产奶粉质量。(3月22日《京华时报》)

  奶粉是个说滥了的话题,却又总有新意。随着本月以来,香港对婴幼儿配方奶粉实施“限带令”,“奶粉走私”如“白粉走私”一样遭遇大规模围追堵截;加之荷兰超市全面限购奶粉,又传新西兰奶粉减产面临涨价——中国宝宝的口粮,令人倍感纠结。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,国家质检总局负责人刚抛出“国产奶粉99%合格”的说法,央视名嘴崔永元就直截了当地反问:“我哪知道那不合格的1%在哪里呀?”此话堪为消费者心声。

  国产奶粉在进步。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,相关企业在奶源建设、硬件设备、质量控制等方面确实做了大量改进。遗憾的是,民众对国产婴幼儿奶粉质量的质疑却从未间断。于是,去年底至今,中国乳业一直“先声夺人”,要求还自己一个清晰、清白、公正的形象。“合格说”甚嚣尘上,但说多了,好像又此地无银,反倒令消费者更为心烦。

  有些道理,其实不需要国产奶粉来普及:譬如概率上说,洋奶粉也不是神仙,也会有折戟沉沙的安全事件;再譬如洋奶粉价格虚高,就是看中你对它的品牌依赖……但在保护民族品牌还是保护自家孩子的天平上,家长估计都会宁可充当冤大头、也要选择后一端。也许国产奶粉确实洗心革面了,也许中国乳业确实痛定思痛了,但还有两个道理是需要明确的:一者,市场信用的重建,比你当年的透支要繁复得多。就譬如“病来如山倒、病去如抽丝”的民谚一样,轰然倒塌的乳业公信,指望两三年就原地复活,哪国的市场经济恐怕都不可能如此神奇。二者,品牌的公信,从来不是靠嘴巴“声明”出来的,必须有扎扎实实的行动——三聚氰胺事件后,受害者赔偿收尾了吗?那些当年被处分的官员为责任“埋单”了吗?乳业巨头“5个月内第6次被曝质量问题”等如何解释呢?

  中国乳业在四处如窦娥般“喊冤”的时候,能不能换位思考一下:在奶粉危机下,那些早把外语丢到一边却又硬着头皮学“海淘”,甚至用Google去翻译洋文的年轻父母,他们的不安与愤懑,是轻飘飘的“合格”二字可以立时纾解的吗?加之牛初乳问题、“早产门”事件层出不穷,标准上的悬疑迟迟未解,奢谈“品质”,会不会有点太早?

  妖魔化中国乳业肯定无益于食品安全。与之对应的应该还有另一句话,声嘶力竭的娇嗔从来也无益于品牌建设。三五年过去,只要国产奶粉安安静静地潜心修炼“放心品质”,时间自然会抚平消费者心中的犹疑或创伤。

更多>最新动态
更多>时政要闻
更多>质检公告
版权所有:食安天下(北京)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CopyRight © 2010-2014 www.cfda.net.cn All Rights Reserved

地址:北京市通州区鑫隅三街11号院1号楼2层101-140      邮编:100088    服务电话:18610000365  

网站备案号:京ICP备14023697号-1  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5985号

声明: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如不慎侵害您的权益,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,谢谢!